我军在战争年代“饮食不足”,新中国成立后饮食保障实现“温饱型”,进入21世纪达到“营养型”,直至今日“功能型”,可谓一年一小变,几年一大变。特别是最近10年来,军队伙食标准不断提高,军人的盘中餐愈加丰富科学营养,为增强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下面,让我们一同走进陆军和火箭军部队,继续探寻舌尖上的军营,看看他们在饮食保障上发生哪些变化。
常言道: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可见,自古以来,饮食保障就关乎战斗力。随着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增强,伴随着改革强军兴军的铿锵步伐,部队的饮食越来越科学营养精细,为提升战斗力添油加能。
前不久,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开展革命传统教育,特意邀请一位参战老兵前来辅导授课,吃早饭时,老人家剥着鸡蛋打趣说。
“从1935年当兵,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,这15年间,加在一块都没吃过15个鸡蛋……”老人家边感叹边回忆:那个时候,只有在战场上表现特别优秀的战斗员才能吃到鸡蛋,那代表着荣誉。
革命战争年代,由于缺乏后勤补给,有时将士们只能以黑豆、粗糠充饥,而鸡蛋是激励鼓舞官兵士气的奖品。
朝鲜战争时期,国内物资匮乏,补给线长,志愿军以油炒杂粮粉与糊糊充饥,长期营养不良让不少官兵患上了肠胃炎、夜盲症等疾病。为此,军委下达“每人每天吃一个鸡蛋”的指示,从那时起,关于我军伙食的营养问题正式提上日程。
但是,由于当时条件有限,伙食费较低,“鸡蛋指标”在大多数单位难以落实,这一现状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得以改善。在一次视察部队时,原军委的一名领导发现鸡蛋通常用来炒菜,鸡蛋“个数”难以确保。为了让每名官兵都能得到必要的营养,全军统一规定:鸡蛋要煮着吃。于是,官兵笑称有了“敲开蛋壳的权利”。
从“荣誉蛋”到“编制蛋”,从炒鸡蛋到煮鸡蛋,一枚普普通通的鸡蛋折射出的是陆军官兵伙食营养的改变。
上世纪90年代,随着我国国防经费的大幅提高,我军专门制定了《伙食费标准》和《食物定量标准》,明确规定官兵动植物蛋白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每日摄入量。从此,鸡蛋再也不是大家眼里唯一的“营养标志”,水果、奶制品和鱼类也陆续走上官兵餐桌。
进入21世纪,陆军部队补给模式从农场自营、自产自用转变为军地融合、集中采购,菜篮子也随之更加丰盛,海鲜、牛羊肉以及来自各地的新鲜食材,成为官兵的盘中餐。
“吃饭要快一点吃,否则吃不饱。”提及入伍前家人的提醒,如今已是上等兵的某合成旅战士陈俊峰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:“父母多虑了,部队每餐不光能吃到可口的饭菜,还能吃到不同地区、不同风味的菜,而且还有订食谱制度,吃啥我们官兵说了算!”。
如今,吃“大锅饭、定量餐”已成为过去,四菜一汤甚至是六菜一汤,外加水果、酸奶和鸡蛋的“营养套餐”逐渐成为陆军部队官兵餐桌的“标配”。
“一口生了锈的大黑锅,成了当年全连官兵‘肚子的指标’!”组织参观军史馆时,今年刚刚入伍到陆军某部新兵李阳被解说员的话深深地吸引。
那个年代,上级给每个建制连配发一个“行军锅”,煮饭用它,炒菜用它,烧洗脚水还是用它,甚至关键时候还能挡子弹……大家把这口大黑锅誉为“万能锅”。
长期以来,我军的野战伙食制备都以就地挖灶为主,缺乏标准化速食食材和配套的炊事装备,直到1979年,我军伙食保障才渐渐步入现代化进程。其中,最具标志性的首推大名鼎鼎的“761压缩干粮”。在当时的作战中,官兵不仅携带武器弹药,还要背着大量大米、咸菜等食品,在高山密林间穿梭极为不便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后方加班生产了数千吨761压缩干粮并运上前线,考虑到主食与副食相互搭配的要素,同时配给大量肉、菜、水果罐头食品,此举对保障部队的连续作战起到非常重要作用。
上世纪90年代,我军对野外制炊装备进行大规模升级换代,连级单位开始普及配备性能较为优异的炊事拖车:它只需打开支架和顶棚布,就能马上变成一个设施齐备的“小厨房”。在复杂地形和紧急情况下,还配套“连用给养单元”便携式炊事用具。
进入新世纪,我军战训伙食保障得到较大发展,尤其是单兵自热口粮的推出。2001年,为参加“爱尔纳突击”侦察兵比赛的特种兵首次提供了自热口粮,野外制炊实现无火热食化。但由于野战食品需要各部队自行采购,官兵在野外演训吃面条、备零食的情况还比较普遍。直到2015年,原总后勤部下令全军的军用食品统一调配,这才解决了部队野战自热食品的普及问题。2016年,餐份化浅盘食品登台亮相,更有力地推动了饮食保障由生活型保障向打仗型保障转变。
“现在连队单兵野战食品都是箱笼化存储、托盘化装运,指定专人负责常态检查数质量,定期与军需部门调换,3日内不需要热食供应,单兵就可以自行解决。”北部战区陆军某旅电子对抗连司务长王淑军介绍。
在前不久的演习中,该旅炊事分队到达预定地域后,拆开真空包装的炒虾仁、土豆烧肉、拌海带丝、麻辣粉丝、蛋炒饭等多种餐份化浅盘食品,在自行式野战炊事车中稍稍加热,仅20分钟,近百人份的套餐便新鲜出炉,而后,利用侦察摩托和全地形突击车前送,在演兵场各处调整休息的官兵很快吃上了可口的热食。
球速体育
自2018年9月1日起,全军应急应战伙食保障标准开始执行,部队在遂行练兵备战等各类急难险重任务期间,分别按照相应的伙食补助标准配发,比平时在营区保障的标准大幅提高,这是我军自1978年以来第25次调整伙食费。
前不久,一则关于新伙食标准落地的重磅新闻,成为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官兵训练间隙的谈资。好政策带着温度落地,让该旅官兵在外训期间便享受到了这一“舌尖上的福利”。土豆炖大鹅、盐焗牛肉、油焖大虾、鲜羊汤等“硬菜”,成为驻训官兵的“家常菜”。
这只是一个缩影。放眼演兵场,近年来,全军部队大抓练兵备战,训练时间、难度、强度明显加大,特别是部队执行野外驻训、抢险救灾和演习演训等任务,官兵体力消耗大、需要补充营养多。
赢得“刀尖上的胜利”,必须抓好“舌尖上的保障”。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负责人介绍:“为了加快解决备战打仗所需、充分发挥伙食保障为战斗力提升的促进作用,伙食费采取标准随着任务走的方式,区分界定作战任务、重大任务、一般任务等标准条件,给予不同的伙食补助标准,填补了我军应急应战伙食保障标准空白。”
“任务补伙”,深刻地反映出我军把保障资源聚焦到训练场,树立备战打仗的鲜明导向。近日,某旅组织尖子集训队参加上级比武竞赛,集训期间,由于增加了夜训课目,考虑到参赛队员体能消耗较大,该旅按照“夜间执行任务3小时以上可享受夜餐补助费”的新标准,第一时间为官兵增加了夜宵,大家纷纷点赞。
在某合成旅,“吃”竟然还成了训练课目。原来,作为战斗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,吃什么、怎么吃,如何吃得快、吃得好,也被规定成为“打仗标准”,纳入新。
从练炊事分队转变到练全体官兵上来,让每个单兵都能实现自我伙食保障;把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训练与军事训练一体组织实施,让伙食与未来战场实现对接;作战部队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连续7天的实吃实训,开展野战食品适应性训练,让官兵摆脱“四菜一汤”的饮食习惯束缚。“吃”的训练让官兵纷纷表示:“未来上战场,不用再担心肚子饿得慌了。”
让基层官兵更为兴奋的是,前不久,经过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与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的共同努力,9家地方食品企业新研发了50种单兵自热食品餐谱,其中9款餐谱在科技部组织的军地专家联合评审验收中脱颖而出。至此,我军野战食品更加系列化、多样化、高能化,普及类型已达近百种。
这条“暖新闻”刷爆了基层官兵微信朋友圈。行军食品野战化、电脑配餐营养化、食品检查制度化、就餐环境餐厅化……改革带来的幸福感充满官兵味蕾、滋润官兵心田。
火箭军部队的许多作战行动都在地下“龙宫”进行,搞好密闭条件下饮食保障是保持官兵体力充沛、战斗力旺盛的重要一环。
让火箭军某旅发射二营发射连列兵刘风华没想到的是,到炊事班报到第一天,炊事班长、四级军士长胡旭洪既没给他菜单菜谱,也没有教他切菜掌勺,而是递给他一本炊事操作规程。
导弹升级测试有着严格的程序规范,号手们按照规程明确的时间、步骤和参数要求,逐项进行测试操作。而在炊事班也有操作规程?
面对刘风华的疑惑,胡班长讲起了自己的故事。10多年前,胡旭洪刚到部队时,“龙宫”炊事装备还没有更新换代,在密闭阵地里做饭,由于油烟排不出去,一开火阵地里全是油烟;依靠冰箱保鲜,储存空间小,食品保鲜难度大……
该旅发射三营一级军士长夏建陆回忆,上世纪90年代,该旅率先组织密闭生存训练,那是战略导弹部队历史上的第一次。从原第二炮兵机关到基地都派出指导组,还邀请军事科学院的专家现场指导,但由于空气净化难、食材储存难等问题,不到一周,就撤出了阵地。
近几年,随着阵地实战化综合整治全面展开,冷链加工储藏、无烟电锅、空气净化、垃圾处理和排污等10余套新式设备相继配发阵地。尤其新配置的垃圾处理一体化系统,不仅能将食物残渣进行脱水处理,还能压缩打包封存,密闭训练结束后再带出阵地。如此一来,操作间和餐厅少了异味,空气更加清新。
为了更加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装备,搞好全密闭条件下炊事保障,该旅组织炊事骨干精研装备使用说明书,结合密闭生存训练,组织数轮数据采集和分析论证,一份操作科学、流程合理、快捷高效的操作规程应运而生。
“炊事员看着就会、照着就能做,让密闭条件下炊事保障更加营养、便捷和快速。”该旅旅长殷进保介绍说。
“号手就位!打开通风口,连接废料箱,点燃电磁灶……”说话间,炊事时间到了。在胡班长的指挥下,刘风华和战友一起,密切协同配合,炒锅、蒸屉齐上阵,不到一小时,满足百余名官兵的热食便新鲜出炉。
“牛肉西芹、鸡蛋羹、火腿香菇……”午饭时间,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端上餐桌。“现在密闭训练伙食比以前好太多了。”放下餐盒,发射一营三级军士长柴善友告诉记者。入伍20多年,柴善友每年都有好几个月时间要在地下“龙宫”担负实装操作、战备值班等任务。
以前每天的伙食主要是萝卜白菜土豆,柴班长说,到了训练后期看到饭菜就提不起胃口。每次进阵地前,大家都要偷偷塞几瓶老干妈、豆腐乳到战备背囊里。
“环环相扣的未来战争,饮食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。”该旅保障部部长丁彬彬介绍,他们专门邀请营养师指导炊事骨干结合训练周期、训练量的大小进行食谱定制,补充多少蛋白质、人均摄入维生素含量、肉制品在食材中的占比,都有科学规范。
“可别小看这份战斗食谱,里面的学问大着呢。”胡旭洪告诉记者,训练前期,官兵体力充沛,食材也新鲜,是补充维生素的关键期,白菜、菠菜等成为菜单主角;到了中后期,官兵体能消耗剧增,每天必须保证100克左右蛋白质摄入量,牛肉、鸡蛋等高蛋白食材成为必需品;最后几天时间,官兵中期肉类吃的多,这时“大锅菜”是首选,闻着香吃着带劲,能够提升官兵食欲。
“从‘柴米油盐酱醋茶’到‘钙铁锌硒维生素’,战斗食谱折射出阵地饮食保障技术含量明显提高。”丁彬彬坦言。
战斗食谱控制的还远不止这些。饮用水消耗量、残渣剩余量、食品储备量……都是它的“管辖”范围。记者看到,每名官兵床头都有两个300毫升的矿泉水瓶,这是他们每天取水的容器。
“定人定量,从营主官到列兵,大家都一样。”发射三营营长向大庆告诉记者,要想延长阵地密闭生存期,水量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,按照战斗食谱的规定,这两瓶水将是官兵的最低生存保障。
当然,炊事班长就是战斗食谱的执行者。每次阵地密闭训练,他们都要结合“龙宫”特殊条件下食物保质期限,认真分析食品数质量、烹饪时间、炊事用水量、残渣剩饭数量等参数,对“龙宫”饮食保障进行精确设计。
火箭军部队遂行作战行动隐蔽,很多时候都没有预先号令,突然采购大批食材难度大,给后勤保障带来不小困难。
对此,该旅技术营一级军士长龚石龙印象深刻。那年冬天,驻地连续下雪,大雪封山,外出采购食材十分不便,官兵就着干菜在阵地里生活了近一个月。情急之下,只得求助周边老乡,临时购买食品才解了燃眉之急。
特别是随着实战化训练不断走向深入,密闭生存训练时间越来越长,“不补充一滴水、不添加一粒米,立足最恶劣的条件打胜仗”成为密闭训练的新要求。饮食保障能力成为制约密闭训练时长的“瓶颈”。
近年来,随着社会化保障模式和冷链加工存储技术的运用,这一“瓶颈”被打破。
“我们建立起供应商库,再也不用担心应急采购难、保障跟不上的情况。”该旅采购站主任周开说,他们依托社会力量联合保障,让官兵阵地密闭再久也能吃上新鲜食材。
此言不虚。今年春节期间,该旅发射四营奉命挺进阵地,担负战备值班任务。任务要求紧、值班时间长,特别是临近春节,驻地主副食品采购保障压力更大。接到命令后,他们第一时间通过供应商库下单,当天晚上品种齐全、质量合格的保障物资就全部采购到位。大年三十晚上,在阵地值守的官兵都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。
与此同时,该旅还依托后勤管理系统,按照标签化、箱装化、便携化要求,系统规范各阵地给养战备库室建设,确保战时所有炊事装备和库存一装就能走、一拉就能上。
“战场没有配角,全员关联打仗。”深处“龙宫”一线,该旅旅长殷进保感叹,走出传统后勤保障模式,不是给后勤贴一些“高大上”的标签,而是从战场需求的每个环节着手,在快速精准和全程持续保障上下功夫,确保战斗力链条环环过硬。
滴水之间见旭日,一缕炊烟闻硝烟。置身该旅“龙宫”深处,记者感受到,现代“龙宫”饮食正打破前方后方分界线,将战场后勤贯彻到每个细节,为官兵加油,给打赢助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