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速体育官方2021年是中国百年华诞,举国上下隆重庆祝。一百年前浙江嘉兴湖上那领航的小船,依然在水中伫立,船中传出的“中国成立了”的庄严宣告,悠悠飞出船舱,在万里高空盘旋。一百周年后,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,燃烧的火焰点亮了大地,斗转星移换了人间。在这万家灯火、举国欢庆的日子里,我心中无比激动,万般思绪涌上心头,而我,幸运地生长在这100年。
我生长在一个城市贫民的家庭,小时候,家徒四壁,食不果腹。父亲在京城做工,用微薄的工资吃力地养活这个家庭,吃了上顿没下顿。1949年解放了,我亲眼目睹了市民欢迎进城的热烈场面,体验了政府关心可以吃饱的日子。当时刚刚解放,穷困户很多,衣食不足的得到政府的救济,有时是给粮食,有时“以工代赈”,我父亲享受“以工代赈”半就业机会,即参加劳动,挣些钱养家,我和弟弟上学免费。到了中学,我有了乙等助学金,有了这钱,我就可以在学校入伙吃饭了。从此,我的身体健康起来,人也胖了。我知道感恩,没有就没有我的今天。我十分刻苦努力地学习,积极向上,入了队,入了团,1965年,我光荣地入了党。光阴似箭,转眼我入党已经五十六年了,忆往昔,我的成长,我的进步,都是和党的教育分不开的,我想在这欢庆的时刻写一份回顾,把我的感想、收获写下来,向党做一个汇报。
习讲过:“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。理想指引人生方向,信念决定事业成败。没有理想信念,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。”说得太好了。听党的话,忠于党的教育事业,践行党的宗旨—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就是我们的信念。这信念指引着我的一生。
党教导我们:服从工作需要,哪里需要哪安家。我高中是在现在的人大附中上的,此前这里是工农速成中学,高玉宝、郝建秀等劳模都曾在这里学习,师资水平都很高。后来,学校应国家要求在原校基础上又办了普通高中、师院预科等性质的学校。我读的是师院预科,即读高中课程,毕业后保送师范学院(现在的首都师范大学)。我当时各科成绩均5分(满分),获银质奖章,已报了物理系,兴致已极地准备行装。上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,也是我多年的努力目标,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,我将是我家祖祖辈辈第一个大学生,一个光鲜的前景在等待着我。
毕业前,党总支领导找我,说因教育改革,学校决定由自己培养一批合格教师,希望我留校任教。服从工作需要是我们那一代人习惯的思维,我没有犹豫,当即回答:“组织需要我留校,我同意。”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,走到需要我的岗位上,而且,从这里起步,开始了我为教育工作终生奋斗的生涯。后来,因为没有高校学历,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,也一度被调到小学。许多年后在评职称上也比同班同学晚了许多,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年的“服从分配”,因为那是一种将国家的需要、集体的需要放在个人需要前面的崇高理念——当时,许多青年都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以后,也是由于工作需要,我曾转过许多岗位,教过物理,当过班主任,做过少先队大队辅导员、政教主任及德育副校长。做了多年的工会主席,做过党务工作,从支部书记到党总支副书记,有时是同时兼任几项工作。
很像“万金油”,其实不是。术业有专攻,每接受一项新的工作,对我其实都是一个新的专业。党教导我们:要干一行、爱一行、专一行。每接受一个新的任务,我都会下功夫钻研,学习相关文件,了解岗位职能和领导的意图、群众的需求,把本职工作做好。为了做好这份工作,我努力克服许多工作与生活的困难,诸如在繁忙的工作中进修大学课程,诸如克服与爱人长期两地分居,自己带两个男孩的困难……天道酬勤,我付出了辛苦,党也给了我诸多的荣誉。在我任职的每份工作我都获得了市级先进的表彰。从1961年荣获北京市文教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起,共获七项市级先进。退休以后我担任中关村中学退休党支部书记,离任时,被海淀区教工委评为海淀区优秀党支部书记,以后学校又通知我被评为海淀区五一劳模,为我的努力添了新的一项荣誉。
党教导我们:员应把困难留给自己,把方便让给别人。1995年,我担任学校工会主席时,学校把分配住房的任务交给了我。那时还是福利分房,学校许久没有分房了,僧多粥少,无房户和困难户都很多,领导班子制定了分房条件,启动了一系列的分房程序。为了让教师多分一套房,我多次到教委分房领导小组申述我校教师的困难,最后多要了一套房(有一所学校因故退回了一套房),同时,我让有分房条件的儿媳退出了住房申请,为了先给别人解决困难。这以后十几年,由于福利分房结束,房价飞涨,儿子一家一直蜗居在一间不属于他们的平房内,孙女也在这间小屋长大成人,数不尽的困难,直到孙女上了大学,他们才贷款买了房,但也从此背上了房贷重担。看到他们的困难,我多少次偷偷落泪,我已无力帮助他们,但我终究在我掌握房源、信息并领导这一工作时,做出了牺牲。在我离校时,正好有一位举家出国的教师许成玲退回了一套房,但此时本校音乐教师肖生启遇到临时困难,我请示校长将房子借给了他,然后离开了学校。很感谢儿子儿媳理解,他们从未埋怨过我。说到底,理想与信念时刻提醒着我:一个员应该做什么,应该怎么做。
2000年,我离开工作岗位正式退休。那时的我感到自己仍然精力充沛,一辈子忙碌惯了,像一列飞快奔驰的列车一时停不下来。在欢送会上,我默默地想,退休只是退出工作岗位,我仍然是一名员,我要发挥余热做力所能及的事。退休后我做了三件有意义的工作:
第一件是撰写《院士的故事》。退休后我被原校返聘,按照领导的要求,绞尽脑汁想办法,为学校征集了几十幅两院(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)院士的题词。在我征求题词时,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那些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,我意识到这是一批国宝级的老人,才德兼备, 遂萌生了将他们的事迹介绍给学生,引导学生正确追“星”的愿望。这个想法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,特别是邢校长和负责校刊工作的高俊英主任。学校拨出了校刊的整整一个版面,于是我每月采访一位院士,每期报道一位院士科学家,整整四年,共报道了29位科学家。其中有“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”获得者,有“国家科技最高奖”获得者,有中央、授予“不朽功勋奖”获奖者……然后将这些文章集中成册,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支持下出版了《院士的故事》。 该书是一本以院士们的真人真事为题材,以教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为主线,以广大中学生为阅读对象的故事集,书集为学生们树立了30面旗帜。所采访的院士不仅才德兼备,而且年逾古稀、年至耄耋依然兢兢业业工作着。书中除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院士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及重大成果外,几乎每篇文章都介绍了院士的童年或青少年时代的故事,让学生从院士的成长中得到成才的启示。周光召副委员长为此书写了《序》,他倾情号召:“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启发,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找到最适合发挥自身潜力的努力方向。”《院士的故事》被中宣部、教育部、共青团推荐为“2011年全国百部优秀青少年读物之一”。
第二件是组织了“亲情关怀志愿者”活动。我在担任学校退休党支部书记时,当时社会上一股“以我为中心”,一切向“钱”看的潮流涌动,提“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”让人感到是唱高调。我觉得党支部应教育党员学习雷锋精神,于是请示了党总支,召开了支部委员会,组织“亲情关怀志愿者活动”。这件事得到了党总支特别是邢筱萍书记的大力支持,得到了党员的热烈响应。为了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作用,发动有条件的党员,在自愿的情况下,实行“一对一”的人文关怀,特别是对那些高龄、孤寡、重病的人,给予心理上更多的安抚。一些党外群众得知此事,也询问能否报名参加志愿者行动。在活动中,许多细致感人的关怀出现了。某老师78高龄,老伴瘫痪,一般不能参加老教协的活动。志愿者和他联系,传递信息,共享好心情。某老师老伴刚去世,悲情不已,志愿者常去探望,给予安慰。某老师独身,离学校较远,不方便参加活动,孤独郁闷,志愿者常和她电话聊聊。那年夏季酷热,冬天又大雪降温,许多老同志都接到了志愿者的电话问候……志愿者了解到老同志的困难自己又不能解决时就向学校领导反映,例如刘老师动手术需要献血证,我们反映到学校,邢校长亲自帮助予以解决;石老师高龄独身欲动手术,我们反映到学校,负责离退休工作的李胜娟老师开自家车送石老师去医院,以后又多次去看望…… 在支部会上,我们庄严宣告:
在我离职后,新一届党支部继续做这项工作,做得更细致,在群众中获得了好评。现在,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雷厉风行地抓党的建设,要求党员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家。我们要牢牢记在心上,做一个关心群众的好党员。
第三件就是退休后我受区老教协之聘,做老教协会刊《老骥嘶风》主编的工作。为了办好这份刊物,我十分关心国家大事,注意学习,领会党中央的精神,力图在引导老年同志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上,尽刊物的一份力量。同时为了办好刊物,我努力练习写作,学习语法知识,学习编辑、出版等专业技能。约稿、选稿、改稿、编辑、出版……经常让我食不甘味、夜不成眠。在领导的支持下,我每年组织一次《老骥嘶风》研讨会,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提高会刊质量,扩大影响,得到各方面的好评。主编工作费时费力,开始是纯义务,以后逐渐有些许补贴,这项工作我做了十年,支撑我努力工作的就是党员应有的的奉献精神。
天天学习,时时感悟。我发自内心地写了一首诗《志愿者之歌》,这首诗受到市老教育工作者总会的高度重视,把它刊登在市老教协编辑的《志愿者之歌》一书的最前页,同时谱成歌曲,由合唱团排练演出。一年又一年,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,我们用行动作词,用心灵谱曲,高唱奉献之歌,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不间断地散发着正能量,因为我们是党员。
光阴荏苒,转眼我已经年届耄耋,2013年我们支部换届改选了,2015年我辞去了会刊主编的工作。肩上没有担子了,手头没有任务了,我感到浑身的轻松。许多热心的老师给我发来健身养生的微信,健康长寿成了我们共同的努力目标。我默默地想,我还能做些什么呢?我坚持认为:作为员,社会责任是终身的,担当是永远的。循着生活的脚步,环顾周围,我觉得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很多。例如:
以前工作繁忙,顾不上细致地关心孩子,一次和小儿子谈心,发现儿子有许多不理解,他不理解为什么父亲在部队,母亲做教师都把工作放到第一位,顾不上孩子,让他们吃了许多苦。怎样才能让儿子明白呢?我冥思苦想。那年正月十五晚上我在外地,看到皓月当空,联想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的名句,萌生了一个“在月光下,听妈妈讲爸爸的故事”的题目,我想,用这个题目,用他爸爸的成长做素材,可以有无数的故事,衣不遮体,食不果腹的童年。勤劳朴实、彼此相爱的家风,边种地、边参加抗日工作的爷爷,我还告诉他,爸爸从事的工作是“两弹一星”系统工程的一部分,是献身国防的重要工作。
今年国庆双节,我和老伴率领全家过了一个“家日”,我们到老家去寻访,在那已经磨平的老房基上,听几位大伯讲当年爷爷带领村民抗日的往事,然后全家又去拜谒先人的墓地,听长辈讲当年我们的祖先过着怎样饥寒交迫的生活,又怎样和鬼子和地主作斗争的。讲了老家莱阳的今昔对比,孩子们深受教育。
利用家中生动的教材,讲述良好的家风,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,教育后代,我正在尝试。
我时刻牢记做一名不忘初心,永不退役的员,做学习的模范,做遵纪守法的模范,做支持社区工作的模范。要记住:无论你在家庭中,在社会上,你都会找到数不尽的好事要你去做,还会碰到许多违纪违规的事要你多句嘴,伸把手,勿以善小而不为,做一面起好作用的小红旗,这就是我晚年的目标。
退休后,我一直用笔杆子工作,练成一种观察事物敏锐,联想丰富的思维方式,有时写作灵感来了文思泉涌,不写不快。现在我要继续用这支笔发挥正能量。身边大量的好人好事要宣传,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要描绘,特别是做了一辈子教育工作,我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,希望围绕青少年的教育继续写一些文章。
我庆幸自己生长在这100年中,在我呱呱落地时,虽然山河依然破碎,人民穷困潦倒,但是,中国已经诞生,革命有了领路人。我逐渐长大了,见证了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在建国初期的艰苦创业,前进路上的披荆斩棘,节衣缩食的厚积薄发;参与了这砥砺前行的过程,看到了在一穷二白的一张白纸上,中国带领亿万人民,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;现在,我意气风发地又踏上新征程。人老心不老,作为一名党员,我将自觉地终身承担社会责任,哪里需要到哪里,担当是永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