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在一期访谈节目中的言论,引发了广泛争议,相关视频在朋友圈里刷屏。
在这期节目中,当一名学生问“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”,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就是。”她还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问题。比如:“现在的教育系统似乎只为升学做预备。”“当人吃饱了穿暖了,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。”“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,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。”
实际上,这些观点并不是一时兴起的鸡汤,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,林小英对教育有着长期而深入的思考。去年那本反思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《县中的孩子:中国县域教育生态》,集中表达了她对教育的思考,让她火出了圈。
然而,令人惊讶的是,舆论场上对她的态度却极度撕裂。许多家长在看完节目之后表示深深共鸣,“看得泪流满面……”“发人深省!”“希望更多教育管理者看到这样的反思。”但另一些网友却表示强烈反对甚至愤怒: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“自己上了车子,就叫下边的不要再挤了!”“应试教育的成功者,要截断这条上升之路吗?”
为什么一种观点能引发如此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?仔细想想,或许并不奇怪。中小学生的学习之苦,可以说是有目共睹。就像在这期节目中,一名学生自我剖析的:“苦读12年,我的想法竟然是‘坐牢生涯’终于要结束了。”这并不是个例,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端倪,我国学生群体的夜间睡眠时间整体上不足8个小时,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.7%……在基础教育阶段,学生们就被抛入过于激烈的竞争中,由此又衍生出一系列问题。他们甚至觉得,“只有优秀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。”“如果你学历不高的话,你就没有未来,这一辈子就完了。”
学生学得辛苦,家长看得心疼。因此,反对教育内卷,提倡教育减负,是源于人性的最朴素的情感,是对教育现实不满的一种表达。球速体育官方入口这样的诉求值得关注,也确实反映了当下教育的重要问题。
但是,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反对“反内卷”呢?在这部分人看来,高考仍是当今社会最为公平的选拔方式,一个孩子,特别是底层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,最好的途径仍然是通过埋头苦读考上一所好大学。就像张桂梅在一次访谈中所说的:“人家说做题对孩子不好,但我们也没办法,只有这一个办法。” 这是面对现实,而选择适应现实。
你不能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,是积极地参与内卷,还是大声疾呼反对内卷?这两种态度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。在同一期节目中,当许知远建议一名英语老师让学生多看美剧,多看电影时,老师立刻赞同地说:“确实是这样子,人本来就该是这样子。”但短暂地顿了一下,又委婉地表示:“但是资源有限,时间也有限。”可见,不仅家长纠结,教师群体也纠结,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巨大的矛盾当中。
当然,也要说明的是,林小英并不是简单地反内卷,实际上,她更多是认为当前教育单一的评价体系,遮蔽了孩子们身上多元的价值和个体需求,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。教育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特点,要为孩子们提供多元的出口,“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都能开出一朵花来”。
更为关键的问题是,当下社会的经济环境、上升路径也在发生微妙变化,特别是当下高考越来越难完全重现30年前的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“功利主义”的承诺。虽然上大学,上好的学校,依然暗含着个人成功的许诺,但是,事实上当下的就业环境、职业发展路径,已经和30年前并不是一回事。那么,是不是还要重复高考的“卷”?“卷”的意义又在哪里?
正像从林小英的研究中所引出的结论,当下高考应试教育已经从考生的个人奋斗,转向学校之间的“经济资源争夺”:学校借着高考成绩、录取率获得优绩排名,得到更多的政府经济投入。而这种“教育”的鼓励闭环里,并没有学生,更没有“人”。此外,当中国人口红利渐渐消失,那么,未来的孩子有没有可能拥有一个更宽松的就业、发展环境,而不是延续“狼性十足”的竞争?
批评林小英的很多家长,可能坚持高考是“最最形式公平”的,但是如果整个宏观环境发生了改变,高考及应试的意义也将被重估。林小英无疑抛出了很有震撼力的问题(虽然并不是答案):内卷不是教育本身,如果内卷的效益在降低,那么教育有没有其他的样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