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,那么教育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。在这片沃土上,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用自己的良知在默默地辛勤耕耘着。在这方净土上,一辈又一辈教育工作者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戮力前行。在这个阵地上,一批又一批教育创业团队笃行不怠永续坚守着。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,承载着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。回归教育本真,还原教育本色,追求教育真谛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本就是我们教育人的初心使命和永恒主题。
教育的回归,不是机械的、简单的回归,而是升华的回归,理性的回归,有温度的回归。
回归公办教育主体,突显教育的公益性。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,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、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,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。这明确表达了义务教育的强制性、公益性,是公办教育主体地位的法律保证。要把握教育的公平性、非营利性等属性,积极营造科学有序、健康向上的教育生态。夯实各级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,优先发展教育事业,积极充分发挥好公办教育的主体性作用。
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,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水平。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,教育的核心功能也体现在学校,要办好高质量的教育,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期盼,就必须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,回归学校的主阵地、主渠道作用,实施系统化、有针对性、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活动。认真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,强化教育评价和教科研的支撑作用,不断优化学生成长评价方式,促进学生全面高质量发展。在学校设立四个中心,即教师发展中心、学生成长中心、家长协同中心和教科研支撑中心。全面提升五力,即提升校长的领导力、教师的发展力、学生的成长力、家长的协同力、教研员的支撑力。
回归课堂主战场,向每一节课要质量。学校的核心是教育教学,教育教学的核心是课程,课程的核心是课堂。一个没有好课堂的学校不能称其为好学校,一个上不了好课堂的老师难以成为好老师。回归课堂主战场就必须聚焦课堂、直击课堂、发力课堂、绽放课堂、享受课堂,练就广大教师的课堂硬功夫,三尺讲台论英雄。紧紧抓住课程课堂质量建设的关键和根本,培养五个一流专业教师队伍,即一流专业思维、一流专业能力、一流专业素养、一流专业精神、一流专业成果,培养出更多的名师尤其是名家。
回归教育人的纯粹,让教育人专注干教育的事,让专业的人专注干专业的事。教育是教育人、培养人、发展人、塑造人的事业,作为教育工作者,坚守自己的使命担当,恪守自己的教育初心,一心一意教书育人、立德树人,聚精会神抓好教育教学质量。全社会要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,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指数,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待遇、尊重和尊严。切实减轻教师负担,通过制度建设为教师赋能减负,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温暖,让教师安心从教、舒心育人,永葆教育情怀和活力。
学校不挑学生,学生不挑学校,原本就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、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标志体现。学校不挑学生,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,共同享受美好教育带来的幸福感,实现有教无类、机会均等,也是彰显教育公平的有力回应。学生不挑学校,则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试金石。这就亟须聚焦教育本质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,彻底扭转唯分数论、唯成绩论的跑偏观念,强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育人理念,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,强力支持公办学校优质成长,做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,把孩子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办成名校、好学校,从源头上解决择校问题,缓解“择”的焦虑,化解“择”的需求,根除“择”的土壤。
让孩子跳着上学,唱着放学,原本就是学校一道流动的风景线。学校真正的样子应该是以孩子为根本,基于个体差异因材(才)施教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幸福的氛围中健康成长。我们的学生不仅需要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,更需要阳光、需要健康、需要运动、需要艺术、需要科技、需要男孩子的阳刚之气、需要真善美的熏陶和追求、需要唱起来跳起来动起来、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、需要些许泥土的气息与滋养,需要诗、梦想和远方。这才是学校原本该有的风景,这才是新时代少年原本该有的模样。
把假期还给孩子,动感的暑假,温馨的寒假,快乐的周末,原本就是儿时不可或缺的幸福时光。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,盼望着假期,盼望着明天,盼望长大的童年。每年的各种假期,或长或短都会如期来到,放飞的日子总感觉过的很快,不知不觉间又临近返校开学的日子,才发现该写的作业还没有写完。享受这段时光或许成为多年后难忘的记忆,兴许记忆里有讲不够的故事,就连儿时的调皮都显得那么别有情韵,还有如约而至的成长烦恼与歌谣。那年的假期,什么都不想,什么都畅想。那年的假期,随心飘往的云朵,素描纯真与不舍,,抑或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。给心放个假,给眼睛放个假,也是成长。文明其精神,野蛮其体魄,更是成长。
走进大自然经历风雨,走进社会实践历练成长,原本就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人生必修课。统筹组织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实践这个大熔炉里,去体验社会、开阔眼界、增长见识、锤炼意志、陶冶品行、完善人格。积极探索校外社会实践“1+N”模式,形成丰富多样的活动路径。切实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意愿,设计体验性、趣味性、互动性、合作性和综合性的活动载体,打通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,成为五育全面培养、探索形成健全人格的生动社会实践和成功育人模式。开展高校校园实践,体验感受大学学习生活情景。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,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情怀。开展文化艺术实践,滋润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。开展博物馆主题实践,感受文博资源历史厚重积淀。开展劳动教育实践,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。开展体育教育实践,丰富滋养以体育智、以体育心。开展自然探索实践,持续提升生态文明素养。开展夏令营实践,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合作共赢。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实践,增强国防意识,激发爱国情怀。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实践,养就社会公德和爱心互助精神。
朝美了想,往好了做。朝复杂了想,往简单了做。注重细节,做到精致,追求极致,才能不断趋向完美。即便一时不能至,依然心向往之、拼搏之。
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,为民族育魂,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。要弄清楚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这个方向性问题,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,引领学生奋力攀越知识的高地,情感的高地,思维的高地,人格的高地。人才有多高端,技术就有多高端。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,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,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,坚持合格加特长的育人模式,为各类人才竞相迸发创造条件和氛围。抢占优秀人才、杰出人才、高科技人才的制高点,从小在孩子的心底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,增强血液里和骨子里的归属感,为祖国、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。教材是遵循、是范本、是课程本源,有什么样的教材,就有什么样的教育,影响并决定着祖国的未来。教材里有真理、有家国、有培根铸魂、有立德树人、有民族希冀。必须绝对确保教材的方向性、科学性、规律性、严谨性、纯粹性和真善美。加强专业教材编审,规范各类儿童读物审核发行,确保其专业性、教育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。
遵循并创造运用教育教学规律,激发释放教育改革创新的动能与活力。善者善在遵循规律,智者智在创造性运用规律。西安“名校+”、西安好课堂就是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,结合市域特点和实际的创造性实践,皆源自基层尤其是全市教育人的创新精神,充分激发了学校及教师的内生动力与活力。西安“名校+”旨在把名校办在孩子家门口,西安好课堂旨在向每一节课要质量。2022年4月,这两个创新品牌入选教育部第四批“双减”推广典型案例。
培养好习惯胜过若干一百分,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。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,养成良好的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走向。义务教育阶段,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键时期,要坚持全面发展,坚持面向全体,办好每所学校、教好每名学生。坚持知行合一,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,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、生活习惯、社交习惯、思考探索习惯、动手实践习惯,塑造全面发展的人,用好习惯指导孩子一生发展。培养学习习惯,就是要学会主动学习、多维思考、举一反三、跨学科实践应用。培养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,就是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。培养社交习惯就是要培养学生融入集体、融入社会的能力,增强社会适应性。
思维的启迪有可能撬动孩子的一生,让智慧之光闪亮灵动。课堂不仅教授知识,更是启迪学生的思维。思维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顶端,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,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开动起来,真正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、自主学习和思考深度。经过思维认知的课堂,就有了灵魂,就有了魅力。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找到开锁的钥匙,更要帮助学生学会怎样配制钥匙,方法比答案更有价值和意义。老师要帮助学生打开心扉,给孩子的心中照进一束光,这束光就是思维之光、灵动之光、智慧之光、成长之光、幸福之光。
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、拥有自己的舞台、成为最好的自己、讲好自己的故事。关注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进步,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、学识、接受能力、成长环境等实际情况,实施差异化教育,个性化培养,给每个孩子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,坚持国家课程标准,有机融合五育和五项管理,发展素质教育,助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合适的自己,全力为每一个孩子的人生赋能添彩。
上一篇:基础教育如何做好“新基建”?——《教育三人谈》系列直播第10期实录
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,常让人惊喜连连。2020年7月,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,我和当年高中班主任、语文老师,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先生取得了联系。弹指间,48年过去了!激动之情自不待言。
凡是跨入厦大教育研究球速体育官方院的师生,都会晓得潘老师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“掌门人”,有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保留节目。于我而言,或许是因为更早入“潘门”的缘故,发现潘老师的故事实在太多,而我则把这些“故事”称之为保留节目。
不知不觉间,我的导师杨周翰先生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,他是在我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匆匆离世的。在先生离去的这30多年里,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:先是去国外做了博士后,回国后回到母校北京大学任教,在老校长吴树青和一些资深教授的关怀和提携下,我在两年内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职称的晋升。作为博士生导师,我先后在五所高校指导了80多位博士生,其中60多位已获得博士学位,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教授或院长,还有的入选了教育部长江学者,或成为省部级教学名师。作为他们的老师,我感到由衷的自豪。